农产品电子商务和NGO何为(4):合作的尝试

危言耸听也好,争夺眼球也罢,在一篇《亲历者自述,农产品创业跨不过的几道坎》中列举了几个农产品(这里其实专指茶叶)电商的坎:

一、产品源头混乱

1.大品牌卖的是品牌,质量可能差点;

2.最赚钱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产品;

3.业中参与者缺乏规范。

二、产品质量不可控

农产品不是流水线作业,所以产品质量不可控应该是在必要的风险考虑范围之内。

三、与农民打交道难

在这里作者似乎没跟农民打过交道,因而出现很多问题:

1.有人不是踏实干活的;

2.在沟通中,如何解决做事方式跟不上你的节奏;

3.小农意识重。

四、整体效率低

这是农产品的禀赋来决定。

五、农产品的大时代还没到来

六、人没跟上

1.农村很难做出大品牌(其实言之有理,没资源、没投入);

2.没人才;

3.农产品行业还在沿着习惯性的老路走下去,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存吧。

听人吐槽完毕,那NGO何为?

在这里NGO其实已经不单单是NGO了,如果你继续想成为协助者的角色,你可以对自身的设定很满意。那如果不再是NGO,会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社会企业。

也可以不用管这些设定,你要做的是:

1.建立农产品品牌

不论是从协助者角色还是从参与者角色来说,这一点就是杀手锏。这是个口碑、品牌的时代,这一判断似乎并不为过。那该如何建立呢?如果要塑造大品牌,这似乎又需要大量的资源(媒体、资金),可是NGO没有这些啊,这就是难题之一。那塑造小品牌呢?

2.产品质量

很多时候不是人们不需要或者不想去买农产品,而是质量的保障很难。在电子商务这个替代性很强(你这家的产品质量不好,我就马上就可以找到一个替代的商家)的领域,如何保证质量?这就涉及到如何把农产品生产者纳入契约范围里进行制约、激励?这就是产品质量的关键。

想一想,NGO在这里能干什么?引入外部资源,做一些“能力建设”?

3.效率与契约问题

人们常说小农意识,那是因为这么说的人,其实不用当农民。农民每天面对的是自己的生计,甚至是一家人的生计,他们在有限的信息环境中,面对着有限的机会,只能做出他们认为最理性(对他们最有利而不一定是最长远)的选择(有时候选择很少)。

NGO的一些属性在这里开始显现优势来。NGO(至少是做过社区发展项目的)比其他人可能更了解农民、农村。他们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农产品生产更有效率,更遵守契约。单个的农民有时候很难去衡量和辨认这样的问题:谁更有契约精神?谁更适合合作?即使最了解农村、农民的NGO也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更何况这样的问题是会“量产”的。

那么,该如何解决?让他们自己解决。这里的形式是:让农民联合起来,成为一个更少个人情绪的主体,组成合作社。当然,个中利弊也会立竿见影:

a.可能更有效率了;

b.能获取的信息更多,可能决策更加理性(可能更关注长远利益);

c.由于是共同决策,可能更不容易违约;

以上所列举的都只是可能。在农村的工作经历中,当一个决策是集体决策(特别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村民全体决策)的时候,个体村民可能更不容易违背彼此约定的契约,因为个体村民需要继续在村庄生活下去,他们更不容易违反村庄共同的决定(在这里涉及的理论可以参考费孝通先生关于“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人情”的判断)。而且,如果这些约定能以书面的形式记载下来,违约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小。

当他们联合起来,似乎很多问题都解决了:

a.产品源头可控;

b.产品质量可控;

c.生产参与者可控(上文提到的有人不一定是踏实肯干的);

d.把个体农民间的沟通留给他们自己解决;

e.转型时,就不用一个一个人去说服了。这里谈到不单单是在转型时,还有很多信息的流转、各类沟通,形式都简单了很多。

f.风险不再由个体承担(要知道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太弱了)

还有其他问题么?当然,还有很多,且看下回分解。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