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子商务和NGO何为(1):话题引入

分别在2013年1月和2014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2》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3》,其公布了一组数据:

农产品卖家

2012年:

以淘宝网(含天猫)为例,截止2012年,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癿网店数为163.26万个,其中注册地在村镇的为59.57万个;经营农产品类目的网店数为26.06万个,涉及农产品商品数量1004.12万个。而在阿里巴巴B2B平台,经营农业类目的诚信通账号,至2012年底则为1.7万个。

2013年:

截止2013年,其中淘宝网(含天猫)注册地在乡镇的卖家为48万,阿里巴巴诚信通账户24万。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39.40万个。其中淘宝网(含天猫)卖家为37.79万个,相较2012年的26.06万个,增长45%。而在阿里巴巴B2B平台,经营农产品的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帐号约为1.6万个,较2012稍有下降。

农产品交易

2012年:

2012年阿里平台上共完成农产品交易额(GMV)约200亿元,其中淘宝网和天猫平台成就了大部分的交易额,B2B平台上通过支付宝完成的交易额接近1亿元。

从年度分析,近三年来,农产品癿交易额在各个平台均有持续上升。以淘宝网为例,2010年涉及农产品的类目以干果山货、粮油米面、鲜花园艺为主,完成销售额37.35亿元;2011年增加了花卉蔬果、植物树木等类目,同年销售额也攀升到113.66亿元;2012年增加了茶叶和生鲜水产两个大类目,销售额则达到了198.61亿元。

2013年:

数据表明,2013年阿里农产品销售在2012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12.15%。其中淘宝网(含天猫)平台占97.25%的比重,1688平台约站2.71%。

阿里集团死活不说具体交易额是多少,但可以推算200亿*112.15%,大约是224.3亿元人民币,在淘宝网(含天猫)平台,大概交易额是218.13亿左右。

热销产品

2012年:

从具体类目来看,传统滋补营养品(包括蜂蜜/蜂产品、燕窝、灵芝、冬虫夏草等)、粮油米面/干货/调味品、茶叶成为淘宝网2012年交易额最大癿农产品类目,分别为61.41亿元、34.53亿元和34.16亿元。而从增长趋势来看,生鲜类目(海鲜/水产品、新鲜水果等)无疑是增长最快癿类目,2012年同比增幅达到42.06%。

2013年:

在淘宝(天猫)平台上,零食/坚果/特产类目为最大的农产品类目,占35.19%。其次为茶/咖啡/冲饮和传统滋补营养品类目。从增长看,相关生鲜类目(水产肉类/新鲜蔬果/熟食)在2012年之后吃席保持最快增长率,同比增长194.58%。枣类是销量最大的单品,2013年交易额超13亿元;乌龙茶、普洱也排列前茅。同时,枣类遍布除澳门外所有省份。增幅最快单品为莲藕,其次为龙眼、橙子、李子等水果类。

20140312151157

2013年淘宝网(含天猫)农产品销售地图(图片来自阿里研究中心)

挑战是什么

1.碎片化,品牌化程度低;

这是老生常谈,因为一个农户(假定大多数卖农产品的卖家是农户——这基本上是事实)与另一个农户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农村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现状。在商家层面,农村中的商家是没有能力去整合的。

2.水平低

当服装、数码等产品从货源、营销层次踏入以运营为核心的电商阶段时,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处于低水平。这又是可以预见的情况。毕竟相对比农产品于农村,服装和数码于城市,后者有着先天的优势:基础设施、交通(物流)、人才。

3.冷链物流瓶颈

食品冷链物流的投入巨大,即使有保鲜技术,但有些农产品如宁夏延迟滩羊肉只能冬季销售。

4.人才

淘宝大学的电商人才调查中,24.86的淘宝网商企业最缺美工,24.29%最缺运营,22.6%最缺推广,19.77%认为最缺客服。相形之下,农产品电商人才则近乎凤毛麟角。这方面的人才需要了解农业、农产品,同时又要具备电商技能。

趋势是什么

和很多行业一样,随着人口及经济的迅速增长,交易额会持续扩大,行业趋向专业化,市场从空间上也会拓展到更远。而移动互联网也会跟着分一杯羹,O2O(线上对线下)也会掺和进来。

一句话说烂了,目前为止,“这是一片蓝海”。

NGO何为

本来这里是没有NGO啥事的。某日在Twitter见到有这样的讨论:NGO协助村民把产品做好,但是就是不管怎么帮他们卖掉。于是那些漂亮的产品(大多数工艺品)只能被NGO人士送来送去当作纪念。

那么,假如有一天,NGO想为农村生计(livehood),让农民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来脱贫,该当如何做?按照NGO思维,理一下思路:

  1. 前期调研,根据以上地图或者当地资源进行产品分析(有些机构可能会称之为供应链分析、市场分析),当地可以产出哪些农产品?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2. 设计阶段(这里估计要写一堆项目建议书)
  3. 实施阶段一。培养人才(一般地,你要说服某一个或几个当地的带头人),学术上又称之为:能力建设;
  4. 实施阶段二。试水运营。这一段是各种试错(但我想NGO不容许出错,因为资助者需要看到Great Story),各种挫折。很多人会在这个阶段坚持不下去;
  5. 实施阶段三。拉更多人入伙;
  6. 实施阶段三。成立协会什么的。至于为什么,后面再来论述。
  7. 实施阶段N。持续的能力建设。
  8. 结项……

那么,事实上是否就这么简单?理论上,就是这么简单,但会涉及很多其他的因素,诸如:

  • NGO也不太懂电商啊,NGO只会写项目故事……
  • 谁更懂市场?风险如何控制?
  • 政府支持力度如何?(在这里不用考虑政府是否支持,能有钱赚的事,是一大政绩,只需考虑其支持力度就可以了。因为若力度不足,很多事情就推动不了)

当然,还有更多的资源也可以引入,比如:找企业帮助啊,比如,找专业的商业机构提高PR(Public Relationship)水平啊,等等。

作为一个话题的引入,已经足够了。下面来分开论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