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冯永锋的一篇言辞激烈的《公益有风险,入行需谨慎》文章,窥见了一些有意思的主题,聊为记之。
公益行业是与私益行业运行哲学完全相反的行业。你在本领域越轻车熟路,你在新领域越可能南辕北辙。而你走错路、做错事、说错话、定错方向的代价,就必然要由这个行业来承担,尤其是核心利益相关方来承担。换句话说,谁最早成为你的合作伙伴,谁最早成为你的参赛选手,谁就最可能成为你的代价的共同承担者。
因为资助者掌握着强大的社会资源和物质资源,相对处于资源的下游的NGO/公益组织,可能因为上游的资助者所犯的一点错误而赔上一切。二者的受损程度是不同的:资助只损毫毛,NGO/公益组织则可能被连根拔起,毛都不剩下。
为什么NGO/公益组织才是主角?
对于公益行业的初步践行者来说,不管他的“创业起点”是不是真正涉及了重大的社会创新,但至少,他是看到了社会的空白点才产生了这些偏执而坚定的念头,并开始试图以己之力填补空白,以己之能起而行之的。自己拿出血本来探索一段时间之后,自然就马上面临如何获取社会资源支持的问题。很自然地,参与创投大赛,是其可能会选择的一种方式。
谁是主角?谁才该成为主要的花钱者?(或者说,谁才是这一事业的主体?谁更应该获得资源?私营行业从业者的心态将捐赠当成了买卖,这里的逻辑让公益无所适从。这应该是介于另一个层面上的责任体系:捐助人出资,那她/他就要达到其所期望的目标。如果她/他所期望的目标与公益机构有严重偏差,那么就不该发生资助行为)
投入在参赛者“奖金”,与整个竞赛的所有投入总额相比,估计都不到30%。 最重要的是,这出戏到底谁是主角?
但很多资助方是恋恋不舍的。他们总是觉得这“捐赠”,不能只是捐赠了事,一定要像投资、购买、雇佣那样形成“买卖关系”;一定要睁大了眼睛看自己的钱花向了何处,又是如何实现这些花费的过程。可惜,公益行业对这个社会的最大挑战,就是它改变了原先的买卖关系为“助成关系”,改原来的怀疑逻辑为信任逻辑。出钱者不是为了购买服务,受资助者更不是为出资方提供服务。整个利益的链条完全不符合传统利益社会的规则。因此,在传统利益规则里越是如鱼得水的人,在公益行业的规则里,越是左支右拙,南辕北辙,百般不适,千般讨嫌。
于是,“捐赠人”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就必然鱼贯而入,把自己的学习成本或者说学习的风险,转化到合作伙伴身上。于是,就很可能以无比谦虚地进入公益行业学习的名义,让合作伙伴集体陪读、陪聊、陪练。
公益不是私人玩具,也不是某个企业的学习场所。如果愿意学习,那么就请提供试错的代价。那么,这里是如何界定了双方责任的?一个观点是:是否可以引入彼此熟门熟路的第三方评价机构?但实在话,这第三方市场匮乏的今天,来来去去,就是那么几个人。
企业与公益的逻辑冲突
当一些著名的企业家在面对公众侃侃而谈公益环保如何改善了自己的时候,当企业家们指责公益组织“不专业”的时候,他们设计出来的公益团队的运营方式,反而是最不专业、社会成本最大的。当公众眼巴巴地以为这些企业“创投”的巨额资金能够花得极有效率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仍旧是对这个行业的极其不信任和极其缺乏风险担当精神的作派。
在企业领域的成功,难免会带来一种优越感。但公益的逻辑(或者说哲学)又不是企业的逻辑可以换个外壳就可以的。在这里涉及到伦理、社会效益、社会发展等。归根结底,掌控着资源的人始终不肯承认自己在公益行业里的不专业,更有甚者,是一种资本的傲慢。
企业家对公益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
公益行业,如果初分起来,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叫物资帮扶型的公益,一类叫心灵补给型的公益,一类叫社会探险型的公益。公众普遍比较喜欢参与的是物资帮扶型的公益,这家缺少衣服,那家缺少药品,这个孩子上不起学,那个老人看不起病;这个灾区需要温暖包,那个交通不便的地方需要打口井;污染受害者需要法律援助,或者污染受害者需要清洁饮水救助。反正,只要是涉及物质补给就可改善条件的事,都容易迅速集结社会的爱心,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援助。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尤其是新媒体和互联网时代、手机终端时代,更是给这样的物资型公益带来了极为开阔的发展空间。
第一类之所以那么多企业家参与,是因为这最符合企业行善的逻辑:花钱快,见效快,安全无风险,媒体报道起来倍儿新鲜有趣,但就像堤外决堤堤外补一样,没啥疗效。因为灾难是随机的,而那些无法上学的孩子,他们一批一批地出生,污染者恒受污染。
其他两类的存在意义在于,给社会提供一个样本:假如他们失败了,他们提供了失败的实验样本。而失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可以是整个社会的收益。成功了,那或者又是另一个多样性的选择。
捐赠人不能指望所有的捐赠都百分之百实现了预定目标。甚至可以这样说,由于公益创新行业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个行业的“投资成功率”,甚至远低于科学技术创新领域。在更多的时候,捐赠人应当随时做好钱花得无效、花得混乱无序、甚至被贪污挪用的心理准备,才可能以更平常心的状态,真正卷入到社会的公益探索中。
在完善公益行业自身的制度建设和提高从业者的技术、职业水平之外,需要另一个参与方——企业——也纠正自己的认识。不单单是公益创投,即使是一般的公益项目,也跟平常做生意一样存在失败的风险,也不太可能是百分百成功的。
那么,该如何资助?
一个团队身上极少同时出现多领域的创新,技术创新之外,在团队管理、运营策略、项目推进、公众倡导等方面,如果都在同步创新,那么这样的团队一定给公众造成极不靠谱、极不可信、极难支持的感觉。但也许,这样的团队才更具有支持的价值。某个领域的创新者可能在运营时是以极传统甚至落后的方式去推进其创新的实践。
创新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名词,如果冠以“社会”二字,就更不确定。这无疑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一个组合。在这个时候,捐赠人要做好准备。如上所说,你的失败可能会是他人的灾难。因为失败比之你的资源而言,你应该更有可能需要承担失败的成本。
评判者还是支持者?
评判与支持是两个不同的具备排他性的词。前者意味着你是主体,后者意味着你是参与者。主体意味着一切你说了算。既然说到这里,你不如直接去捐资助学建学校给学生买午餐,何必那么复杂?而参与者——也就是社会创新的参与者——则意味着你要承担风险,你也是有责任的。
另一方面,如果你要作为一名支持者,那么,就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在一个陌生的领域,你在企业的那一套哲学或许不适合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