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网31:微博与微信

一、微博的属性是什么?

媒体属性:

  1. 每一天,有数以百/千计的传统媒体们以配图+摘要的形式来发布新闻。对于他们,这只是一个带有放大镜功能的公告板;
  2. 每一天,有数不清的人将自己遭遇到的不公发布到微博去。对于他们,这不过是一个微弱的发布管道,只有少数的声音被听到;
  3. 更多的内容恐怕是:读者体、知音体和各种明星脚气体;
  4. 太多人在说话,但没多少人在倾听;人们的注意力已经很短很短,如同看现今厚厚一叠的报纸一样;
  5. 一些所谓草根大号(-_-#)在转发广告时,转发率和评论估计都是友军干的,本来已经够短的注意力,在厚厚的一叠报纸中看到广告,一般人的反应就是忽略;

社区属性:

  • 人与人的弱关系?
  • 信息与人的关系:后者处于被动的地位;

基于以上,微博是一个脆弱的多线条的工具,在被动接受信息的时候,每一个人可能是一个终点

二、微信的属性是什么

工具属性?

  1. 用户更主动地接收商家的信息,而且是私密的。接收之后的沟通将是个性化的沟通,而且极有可能是深层次的沟通,这可以应用到客服中去,可以节省很多麻烦(想法来自clovey)。
    • 品牌还可以利用微信进行客服(也是我YY的),这在以前多数是通过call center来完成的,那真是噩梦一样的体验,首先用户要祈祷自己的电话能打得进去,其次要忍受很长一段时间的自动回复(类似”国内机票请按1,国际机票请按2″),然后还要忍受一些说不清楚话的接线员。而利用微信,一切会很方便,你不用等待什么,直接发文字或者语音给品牌的官方微信,用摄像头把发票、保修单、破损的商品拍照下来,发送过去,然后等着官方微信的回复就ok了;
  2. 富媒体信息播发工具:图像、文字、声音、视频;
  3. 每一个声音的背后都必须是一个人,因此微信暂时还不是(未来可能)Spam的天堂,在这里更真实;
  4. 微信是单线的工具,B2C, business to consumer, and under the permission of consumer.

三、未来是什么?

  1. 微博的数据挖掘将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未来;
  2. 微信的沟通方式更有效,Spam更少;
  3. 谁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