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公益”的“刻奇时代”

Kitsch
Kitsch 图片来自网络

在有人问起我之前的职业的时候,我说,我是做“社区发展”的,对方停顿了一下,我接着说“就是在农村项目的”,对方继续愕然。我都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了,这么冷场下去估计我就没朋友了,于是我马上用储备好的最后一招:(故作轻松地)“就是做公益的啊”。对方这时候的表情肯定是恍然大悟的样子:“啊,是做公益么?是不是类似于支教那种?哎呀,我去过支教,做了一个星期,山里的孩子……”

经历过数次类似的对话之后,我有一种“全民公益”的错觉:大家怀着一种善心,做着种种好事。就连微博上带着认证的大V们也开始了“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的“公益”活动。当我刷着微博的时候,忽然有点羞愧,他们免费地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做“公益”,我领着工资做“公益”,还在那里抱怨工资待遇不高什么的。完全不符合人们对于“公益人”的想象啊:公益人应该无私奉献才对,是不是?

随后,当我不再从事“公益”事业之后,就在2011年年末开始到如今,忽然大地上多了很多基金会,多了很多握着美金、人民币的资本家,他们号称“百万年薪都找不到一个基金会秘书长”,当时听得我直拍大腿:我去!真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啊,老板你有这么多钱做公益,你为啥就不支持下草根机构们让他们不要饿死……一刹那我就是杜甫上身了,这么说是阻碍了他人(特别是老板们)的自由意志:人家有钱,扔水漂都轮不到你管啊。

接着又是电商大鳄马云近几年在某协会频频出镜,偶然问起与之合作的某基金会,说找钱难,找这些巨头(包括国内的一众网络巨头、地产商)要点钱也难!其实当时想想,是非常难以理解手握大钱的巨头们为什么不继续把钱投入到他们作为会员的基金会的,却要花大钱去另起山头。现在想一想,这其实很简单:我另立山头,出镜率高、我可以投更多钱、我可以感到一种崇高、我有成就感……咣当!真的是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啊。有没有那种“当初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小甜甜,现在就叫人家牛夫人”的即视感?

没错,将上述的大鳄和我的那些做过几天支教的朋友们联系在一起,实在是有一点牵强。但又想一想,其实这里的情感付出也没啥两样:我去做几天支教,我付出了时间给孩子们,给贫穷,我收获了感动(在这里,支教可以换成其他词,诸如“做志愿者”,捡了几天垃圾;做义工,给老人做过几天饭)。在感动之余,其实还会期盼着其他人在微信朋友圈、微博里点一个赞,然后评论几句:哇,好感动,你好有爱心。这时候是不是一种“哥/姐就是这么崇高”的感觉在你心里油然而生?那些手握巨款的人,高调进入某基金会、开办某基金会,其形式是不是也类似:我在慈善里得救了,我要把余生献给公益,上帝(神佛)啊,你们都看到了么,给我点个赞吧(他们是否已经不在乎凡人怎么看待他们了?)!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我对以上朋友和巨头们并没有异议和嘲讽。然后,我们再看看另一些相似的情感。

你一定经受过“不转不是中国人”、“XXXX指南,要的收,微博转疯了”、“今夜,我们都是XX人”、“别吃朋友”的时代洗礼吧?什么?没有,那再来一段:“央视不敢报的XX真相”、“最美XXX”、“那些年,我们一起XXXX的XXXX”、“要懂得感恩”……打住,这里面的情感杀气浓度太高,再说下去就要离题了。

在以上这些情感中,你不难找到一种自我感动来,比如“不转不是中国人”的那种“民族自豪感”,“XXX要转疯了”和“央视不敢报的XX真相”的那种“真相在我手”的感动,后面就更不用说,“别吃朋友”、“最美XXX”就更可以让你感动到不行。而这些被描述得极易分享、能与其他人一道引发连环效应的感动,则慢慢会让你在某一刻觉得这情感已经上升到崇高来。

以上这种情感,其实就是人们所称的“刻奇”(kitsch)。这个源自德语的单词,最早阐释来自作家米兰·昆德拉(转述自崔卫平):

一、自我感动及感伤;二,难以拒绝的自我感动和感伤;三、与别人一道分享的自我感动与感伤;四、因为意识到与别人一道,感伤变得越发加倍;五、滔滔不绝的汹涌感伤最终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体验感伤也就是体验崇高;六、这种崇高是虚假的,附加含义大过实际含义;七、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八、这是最主要的,Kitsch是一种自我愚弄。

那么,在这个“繁荣”的“全民公益”时代,我们有没有迎来“刻奇”的那一刻?没有问题,只要做到以下几点,你就算是赶上了“公益的刻奇时代”,请看大屏幕:

1. 拷问社会问题,然后拍上一张有贫穷儿童的照片,发到微博,这时候你就收获了一串“刻奇”;
2. 在某个贫穷山区的小学,拍几张照片,发上你给他们的文具,发到朋友圈,这时候你就收获了一斤“刻奇”。噢,对了,记得穿上你的冲锋衣,山区冷啊,那些小孩们穿那么少,冷飕飕的;
3. 看一看某卫视台的《变形计》,然后再到这个卫视台相关的基金去看看孩子们的现状,转发到微博,这时候你就收获了八两的“刻奇”;
4. 拍到某人碰巧在做好事,然后附上“最美XXXX”,发到朋友圈,这时候你就收获了一坨“刻奇”;
5. 去救灾,在灾区自拍,这时候你收获的是一摞“刻奇”。对了,不要太深入灾区,如果你没有救援和自救技能的话,会死得很惨的。

……

当然,继续举例下去会让我没朋友的。也正如在《新周刊》的某篇文章中说到的那样“反刻奇”其实也是一种“刻奇”。这样的圈套一时让人感觉到一种“人艰不拆”——我只是为了显示一下智商上的优越感,怎么就变成了刻奇?其实再想想也不无道理:在我嘲笑(不管是公开还是暗地里)他们的时候,我想显示的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感动”?然后如果有人赞同,我会感觉到一种轻微的崇高的。

但是,就像米兰·昆德拉说的那样,第二滴泪落下的时候,就是“刻奇的刻奇”: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米兰·昆德拉描写了一个美国议员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这使他在一个难民面前感到无比幸福和感动。他流下第一滴泪时说,瞧这草坪上奔跑的孩子们,真美啊!然后,他流下第二滴泪时说,看到孩子们在草坪上奔跑,跟全人类一起被感动,真美啊!

在第一滴泪的时候,人类的天性显现,即使刻奇也无可避免。在第二滴泪的时候,就带着一种朱军艺术人生的味道。当然,这样的情景其最多发生在“感动中国”里。但是,这已经离题百里了。

我们还是回到题目,欢迎来到“公益的刻奇时代”。在“第一滴泪”之后,请不要再流一次。

(本文受到Fenng的微信文章《刻奇,网络传播的诡异钥匙》启发)


评论

《“欢迎来到“公益”的“刻奇时代””》 有 1 条评论

  1. 有意思!哈哈